
| 梁长海,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院长、曾任盘锦校区科研与学科工作部部长。1994和1997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毕业,并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被聘为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03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波鸿鲁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4-2006年在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作为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被聘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和第三);2008年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2010年获得第二届SCOPUS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2014-2020年连续七次入选化学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7年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8年获得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和Ali & Homa Prize、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一等奖,2019年获得两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2020年所负责的团队获得辽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入选四川省首批“天府学者”特聘专家,2021年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第一)、彭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发明的非常规油品催化精馏-加氢提质工艺已在多家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发明的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金属催化剂和两段固定床加氢工艺已成功用于工业化树脂加氢提质,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开发的脱硝脱汞协同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燃煤锅炉的尾气处理。至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SCI他人引用8000余次,h指数为50,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0余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细化学品的多相催化合成;非常规资源高效清洁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环境催化(VOC催化燃烧和协同脱硝脱汞催化)和生物催化。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综合实验1号楼A401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邮编116024 Tel: +86-0411-84986353 电子信箱:changhai@dlut.edu.cn |

|
朱文军,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2015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2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材料的研制;VOCs等污染物催化氧化反应、氨-氢能源转化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在学科顶级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Fuel,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Catalysis
Toda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纵向项目/课题3项,省部级1项,企业委托项目2项,并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项目4项。近3年个人承担总经费430万元。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工综合楼(知化楼)A309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 电子邮箱:wjzhu@dlut.edu.cn |
 | 罗靖洁,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第五批“星海骨干”。2013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四川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物理化学材料研究所(IPCMS, UMR 7504 CNRS-University of Strasbourg)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科研助理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后,于2018年正式进入大连理工大学担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纳米催化材料的研制及其微观结构研究,多相催化氧化/加氢反应、催化剂的表征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等。已发表研究论文包括学科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atalysis、Green Chemistry、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Nanoscale、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D01-307办公室 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邮编124221 电子信箱:jingjie.luo@dlu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