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员-梁长海教授课题组--先进材料与催化工程研究室
English 手机版

先进材料与催化工程课题组
 首页  研究成果  团队成长解读  仪器设备  研究人员  交流合作  联系我们 
教师成员
2018-06-23 21:25 齐骥 

 

课题组组长:梁长海(教授)

梁长海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院长、曾任盘锦校区科研与学科工作部部长。1994和1997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毕业,并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被聘为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03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波鸿鲁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4-2006年在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作为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被聘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和第三);2008年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2010年获得第二届SCOPUS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2014-2020年连续七次入选化学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7年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8年获得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和Ali & Homa Prize、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一等奖,2019年获得两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2020年所负责的团队获得辽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入选四川省首批“天府学者”特聘专家,2021年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第一)、彭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发明的非常规油品催化精馏-加氢提质工艺已在多家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发明的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金属催化剂和两段固定床加氢工艺已成功用于工业化树脂加氢提质,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开发的脱硝脱汞协同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燃煤锅炉的尾气处理。至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SCI他人引用8000余次,h指数为50,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0余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细化学品的多相催化合成;非常规资源高效清洁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环境催化(VOC催化燃烧和协同脱硝脱汞催化)和生物催化。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综合实验1号楼A401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邮编116024

Tel: +86-0411-84986353    电子信箱:changhai@dlut.edu.cn

李闯(副教授)

148F8

李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及博士均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13年3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后,同年以师资博士后就职于化工学院,并与2015年10月起担任讲师一职。开展非常规油品加氢精制及精细化学品选择加氢的研究工作。发表期刊论文60篇,完成企业项目20多项,申请专利80多项,授权专利28项,在第十五届国际催化会被评为“Young Scientist Award”奖,2017年被评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贵金属催化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加氢反应动力学;精细化学品催化选择加氢和选择氧化;煤焦油/页岩油/生物质油/乙烯焦油催化转化等方向。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新校区综合实验1号楼A406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邮编116024

Tel: +86-13591147510    电子信箱:chuangli@dlut.edu.cn

陈霄(副教授)


陈霄,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星海骨干”,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008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2013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曾分别在美国南卡莱罗纳大学和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进行访问交流;主要从事催化新材料、环境催化、非常规能源转化、精细化学品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被引730余次,H指数为15,授权专利20余件,其中一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三项专利实现技术转让;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中国青少年奖等奖项。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新校区综合实验1号楼A406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邮编116024

Tel: +86-13898600470     电子信箱:xiaochen@dlut.edu.cn

罗靖洁(副教授,盘锦校区招生)

罗靖洁,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第五批“星海骨干”。2013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四川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物理化学材料研究所(IPCMS, UMR 7504 CNRS-University of Strasbourg)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科研助理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后,于2018年正式进入大连理工大学担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纳米催化材料的研制及其微观结构研究,多相催化氧化/加氢反应、催化剂的表征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等。已发表研究论文包括学科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atalysis、Green Chemistry、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Nanoscale、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D01-307办公室

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邮编124221

电子信箱:jingjie.luo@dlut.edu.cn

朱文军 (博士后)


朱文军,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后。2015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取得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氧化物、负载型纳米催化材料的研制及其VOCs催化燃烧的研究。

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在Journal of Catalysis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等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工综合楼(知化楼)D30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 邮编:116024

邮箱:wjzhu@dlut.edu.cn

 

先进材料与催化工程课题组

大连主校区: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 邮编:116024 
盘锦校区: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邮编:124221 版权归AM&CE课题组所有